寒露已至,秋天怎么吃才能不贴秋膘? 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19-10-17 11:14作者:Candy 寒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,表示季秋时节的正式开始。寒露意味着气候由凉爽到寒冷的转变,气温比白露时更低,地面的露水更冷, 快要凝结成霜了。 我国民间俗语有云:“白露身不露,寒露脚不露”,其实这句话的内容是很好理解的,“白露身不露”意思就是到了白露节气,身体就不要再漏出来了,要注意保暖,不要穿短裤了,早晚穿薄外套,避免冷空气侵入人体导致感冒。寒露在白露过后的一个月,“寒露脚不露”意思是这个时候脚也不要露出来了,避免寒气从脚底进入身体,影响身体健康。 天气进入寒露后,我们应该如何养生保健呢? 不要暴饮暴食 常说“贴秋膘”,秋季多数人消耗的能量会比较多,食欲会比较好,吃的东西比较多,容易导致热量过剩,多余的热量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,使人发胖。秋季饮食要适量,不要暴饮暴食,吃太多可能会造成积食,增加肠胃负担,引起肠胃不适。 多喝水 秋季气候比较干燥,人们经常会觉得口干舌燥,总是想喝水,但是喝再多的水感觉还是不解渴,其实就是因为身体干燥所致,这个时候即使喝再多的白开水,也没有什么大的效果。建议可以多喝一点蜂蜜水,蜂蜜有滋阴润肺、止咳祛痰的作用,能帮助缓解秋燥不适感,在泡蜂蜜水的时候可以加一点柠檬,口感好一些,营养价值也会更高。 少吃生冷食物 进入白露之后天气由热变凉,人体为了适应这种节气变化,身体代谢系统也会发生一些变化,这个时候最好少吃生冷食物,例如:少喝l冷水、少吃冷饮、生冷的瓜果少吃,避免肠胃因消化不良,引起腹胀、胃酸、胃胀、腹泻等不适。 养生食补 祖国医学在四时养生中强调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。因此,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阳气。进补分补阴养血和补气养阳两种,吃一些补气养阳的食物,身体能看到明显的变化,但吃补阴养血的食物变化就没有那么明显,主要是因为养血需要时间,秋冬季节想要一个好身体,养血是很有必要的,所以就要尽早进补了。脾胃虚弱的人先调节脾胃之后再进补,内火旺盛的人先降火之后再进补,进补需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,最好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调养。 经常泡脚 天气变冷之后,一些人会出现乏力、精神萎靡、经常小便等情况,其实这些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,这个时候需要给肾“打打气”,可以坚持每天晚上用生姜白萝卜煮水泡脚,即使直接用白水泡脚对身体都是有益的,水量没过脚腕,每天坚持泡30分钟左右,身体微微发热为宜,能帮助增强肾气,秋冬不易生病。 坚持运动 秋天的时候在早晨运动对身体很好,因为早上气温比较低,这个时候运动能让身体更快的适应秋季的天气,不至于因气温变化而感冒。并且早上坚持运动,还能增强体质,但有一点大家要注意,秋冬季节最好避免大量流汗,运动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,尽量做一些比较温和的运动,例如:快走、瑜伽等。 保证充足睡眠 中医认为“秋季需早卧早起”,跟着自然的作息时间休息才是最好的养生之道,建议在晚上10点左右睡觉,凌晨能完全进入睡眠,睡眠养阴,睡眠质量也会更好一点。另外一般正常的成年人睡觉时间是在8小时左右,进入秋冬季节之后,最好多睡一个小时,对身体会更好。 保持空气湿润 秋季空气比较干燥,这样不利于肺部的滋养,建议在家里可以放一个加湿器,或者养一些水养植物,增加空气中的湿度,这样人体会比较舒服,皮肤身体也不会因干燥而出现不适。但大家要注意,保证湿度的时候,也要注意保持家里的温度,不然会因为湿气过重伤肺部。 天气凉爽后吃太多肉,容易积食,造成消化不良。有哪些日常食补能够好吸收且能起到滋补的效果呢?Candy为大家搜罗了一些日常粥,调节调节肠胃。 ▽ 百合银耳粥 百合 30 克~ 50 克,银耳 10 克,粳米 100 克,加水煮粥即食。 功效:既可养阴润肺止咳,又可清心安神定志,治疗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、潮热盗汗、心神不安。但对于风寒咳嗽及脾虚便溏者不宜服食。 粳米核桃粥 核桃肉 20 克,粳米 100 克。将粳米洗净,白糖适量,加水在武火上烧沸后,用文火煮熟即可。 功效:该粥有润肺止咳、补肾固精、通便的作用,适用于肺燥咳喘、肾虚咳喘、腰膝酸软、阳痿遗精、小便频数、大便燥结等症。 小米红枣粥 小米清洗后浸泡30分钟;红枣洗净、去核、切小片;将准备好的小米和红枣放入锅中,倒入适量清水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慢熬煮1小时;待粥煮至粘稠,用勺子不停翻搅,避免糊锅;出锅前10分钟加入少许红糖融化到粥里即可。 功效:红枣和小米营养价值都很高,熬煮成粥可以补气养血、清热除湿、养胃健脾、安神健脑,特别适合身体虚弱、睡眠不好、贫血的孩子食用。 红豆花生粥 红豆、花生仁洗净,用冷水浸泡回软;大米淘洗干净,用冷水浸泡半小时;锅中加入水,放入红豆、花生仁、大米,旺火煮沸后,再改用小火慢熬至成粥;出锅前加少许冰糖调味即可。 功效: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和B族维生素,有清热、养胃、养血的功效,特别适合儿童食用。 菠菜猪肝粥 大米淘洗干净,放入水中泡30分钟;猪肝切成薄片,放在凉水中浸泡去除血水;菠菜洗净切碎备用;将泡好的大米放入锅中加水熬煮成粥;放入猪肝、菠菜搅匀煮至猪肝熟透,加少许盐调味后即可关火。 功效:补铁养血、养肝明目,幼儿食用,可以预防贫血、夜盲症,还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,有利于生长发育。不过,猪肝胆固醇含量较高,最多一周食用一次,不可多吃。 山药瘦肉粥 大米淘洗干净放入水中泡30分钟;猪肉洗净切末或小丁;山药去皮、洗净、切小块备用;将泡好的大米放入锅中加清水熬煮成粥,再放入山药块、猪肉末搅匀煮至山药和猪肉熟透;最后加少许盐调味后即可关火。 功效:滋补脾肾、促进消化、敛汗止泻,非常适合体质虚弱、消化不良、容易腹泻的孩子食用,也是一款非常有效的秋季腹泻食补方子。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 |